跳到主要內容區

生態人文學系

【特色教學】1122生態人文學系_方濟生態園區螢火蟲培育及棲地營造

政策型計畫-方濟生態園區螢火蟲培育及棲地營造

 

時間11321日至113731

地點方濟生態園區

計畫主持人徐崇斌老師

簡介

近年來在本校校園內外多次記錄零星螢火蟲個體,經鑑定為臺灣窗螢(Pyrocoelia analis),為台灣平原地區最常見、分布最廣的陸生螢火蟲種類之一。方濟生態園區東側與大肚山相鄰,林木茂密,人為干擾較低,若能以人為方式改善棲地環境,維持濕度及增加食物密度,將有機會吸引螢火蟲族群在此穩定繁衍。本計畫之目的在於(1)建構螢火蟲棲地推動生態保護;(2)配合課程發展與提高學生參與;(3)校園美化。為在園區內進行棲地營造,另配合申請教育部獎勵校務發展計畫經費支用工程項目辦理「方濟生態園區螢火蟲棲地整建工程」,邀請業師協助工程之規劃與設計。本計畫共建立三個學生團隊,分別負責食物源蝸牛培育、螢火蟲幼蟲培育、棲地生態監測及維護,團隊學生共19人,總參與人數達58人。為建立學生相關的能力,本學期先後邀請二位業師,共辦理教育培訓四場、二場專家會議,野外調查及採樣13次以上;系上計有4位教師、多門專業課程及學生專題參與。目前已建立螢火蟲及蝸牛培育操作流程技術,培育螢火蟲幼蟲數達35隻,並可自行繁殖蝸牛供給螢火蟲食物。未來將待螢火蟲雌成蟲羽化,進一步繁殖下一世代;同時開始建立棲地經營管理模式,評估棲地內食物密度,為未來螢火蟲野放做準備。本計畫復育成果除了提高校園的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之外,也能夠豐富校園的生態面貌,符合校園ESG的發展,並增加辦理招生相關課程或活動的主題。

 
方濟生態園區螢火蟲棲地營造基地範圍 方濟生態園區螢火蟲棲地主要營造工作
核心區施工前 核心區施工後及平面澆灌系統
3/28業師帶領夜間調查 7/12業師帶領夜間幼蟲採集
台灣窗螢幼蟲的單隻飼養 台灣窗螢幼蟲與蝸牛大小
5/30業師說明螢火蟲幼蟲形態特徵與野外辨識 7/12業師指導學生如何布置蝸牛飼育的環境
繁殖用蝸牛個體 學生進行螢火蟲照護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