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人文學系】與談摘要2__任孟淵「從環境教育觀點」
從環境教育觀點讀教宗《願祢受讚頌》通諭
任孟淵 /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摘要
「我們想要留給我們的後代、正在成長的孩童們何種世界?」(160) 這是教宗在通諭中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然而,環境問題與留給後代的世界有何關聯呢?作為一個生態人文的行動者,環境絕不止是遙遠的山林、海洋,或是在熱帶雨林中難以計數卻又不知道名字的動植物。環境也不僅僅是我們周遭的樹木、腳下踩的土地、呼吸的空氣。環境,指的是我們如何生活、如何對待地球。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經歷了200多年的繁榮,當代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幸運的一代,也是責任重大的一代。我們的文明走到一個困境當中。在追求更快更好更多的同時,地球資源無法承載無止境的使用,如溫室效應、氣候變遷,人們剝削壓榨自己的同族,甚至於戰爭。
真正有關於環境的問題是:活在當代的人們,正在過或想要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而地球經歷我們這個世代居住之後,所留給後代的將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因此,教宗指出,「環境問題的分析必然會牽扯到關於人類、家庭、工作、城市生活,以及每個人與自己之間的關係等問題的分析 (141)」環境問題來自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這是許多人都同意的事。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好」是什麼?在當代價值觀中關於「發展」、「成長」、「好」有許多的迷思 ,以至於將大量消費視為幸福、將個人與社會無限成長視為成就。這便是教宗要人警惕的「過度的人類中心主義」: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顧其他動物、植物、甚至我們的同類的需求。這使得當代人類社會與天主、近人和大地的關係破裂,因此,教宗指出環境與社會危機不可二分,「只有一個複雜的社會環境危機」,這也是生態人文的基本精神。
1987年時布蘭特委員會所提出的「永續發展」,即是國際在此問題上的首次嘗試。可惜將近30年過去,目前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大多還是偏重於科技/技術的革新,卻很少深層的反思現在的生活形態是否真正能達到永續,而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補救方式。因此,教宗要求我們深刻思考做人的目的、工作和奮鬥的目標,否則將無濟於事。教宗的觀點呼應了近半個世紀前的經濟學者舒馬克提出的「靈性的經濟學﹣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在當時便指出人類社會所追求的經濟發展走向將造成很大的問題,因為一切都被量化為數字,不曾把「人」考慮在內。因此,教宗在通諭的許多地方也一再提醒,不要迷信市場的魔力,很多事是市場無法解決的。
最後,關於我們該如何行動,教宗提出了很重要的就是「對話」,這是在國際社群中極為受到重視的取徑。為什麼需要對話,因為我們活在同一個地球,但每個地方的永續性都不相同,唯有不確定與複雜是共同面對的。透過對話,考慮社群中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找尋對彼此都永續的生活方式。非洲古語「ubuntu」意即「我因為大家而存在」,便是在傳達這樣一個天人和諧的概念,這也是期待的永續社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