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人文學系】103-2 活動報導 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 劉奇璋老師 (104.03.31)
生態人文學家咖啡館—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
活動報導
劉奇璋老師
主持:徐崇斌老師
時間:2015年3月31日,10:10–12:00
地點:方濟樓117
紀錄:張庭瑋
在這學期第三次的生態人文學家咖啡館活動中,系上曾擔任過水族館解說員而有著豐富教育經驗的劉奇璋老師,要來為我們介紹對環境教育中的學習者很重要的專有詞彙-學習動機。
一開始劉老師便問我們人生中什麼時候有過最強的學習動機?有研究生表示自己在剛進入職場時有很多能力不足的地方,而這時老闆就會使眼色、說些微言,這很讓他自尊心受創所以會決心提升自己在工作上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基本的外語能力等。劉老師也以自己考研究所時具有很強列的學習動機為例,說明我們一般都是在為了自己所需要的事物而努力學習,像是考大學時所付出的努力。
學習動機是學習最重要的關鍵,其學術定義為「一種內在的狀況(有時與需要、渴望、需求意義相近),啟動或者促進某些行為,並給予方向」,動機與情緒是不同的,動機會讓你有明確的目標並有持續性的行為去完成,而情緒只是在腦袋裡、情感上有的想法,比如說你會覺得生態學很好玩,但不會讓你想要將它學好或得高分等。
劉老師為我們解釋動機的來源可分為「行為的/外來的來源、社會的來源、生物學的來源、認知的來源、情感的來源、欲求/意動的來源、精神上的來源」等7種做討論。動機會引導行為朝向學習者立定的目標方向來發展,動機通常也導致學習者會加倍地努力並保有持續學習的能量。另外,學習動機還會影響學習者的認知過程,這點就不僅僅只是前兩項的「目標與學習力量」,而是更加促進學習者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去學好,具有反省與改善學習行為的特性,最終學習動機對學習的表現與成效直接相關。
再者,劉老師風趣的以鄧元尉老師在這學期開的生態書寫課為例,說明兩個人-小華與小明修習本堂課的內在動機(純然出自於自己想要的原因)與外在動機(因為外在好處而引發的)。屬於內在動機的小華本來就喜愛閱讀與創作,而且將來想從事記者類的工作,固會針對上課的內容、鑽研提到的參考書等。然而屬於外在動機的小明則只在乎外在的好處,只是想說鄧老師的分數給很高是為了拿學分而來,則他的表現會呈現有及格就好的態度,而不會完成指定要求以外的事。雖然,一般來說內在動機比外在動機來說更能展現學習者的學習意願,但劉老師也說到「外在學習動機不全然是一不好的事」,因為絕大多數時候是兩種都有的,而外在動機可以是接觸興趣的起始點,接觸久了以後就有可能轉化成內在動機。之後,劉老師也向我們解釋了如何鼓勵與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
最後劉老師以自己在美國的指導教授Jone的研究,把來到環境教育場合(動物園、博物館)的人依照動機分為五種身份的人,即好奇者(explorers)、陪伴者(facilitators)、體驗者(experience seekers)、專業人士/愛好者(prafessional /hobbyists)、休閒目的者。好奇者會喜愛自由探索而不喜愛解釋性的導覽,覺得學習是很有價值的。陪伴者像是帶小孩來參觀的父母,目的在於滿足在乎者(小孩),會對時間和金錢比較敏感。體驗者的目的為收集參觀經驗,比如從台北來到台中遊玩的旅客台能就只會去一次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而有豐富知識的專業人士來參觀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其他人如何展示的,或有具體的目標與行程。最後,休閒目的者來的為了放鬆與休息,所以會在意人多不多、會不會受到干擾等。
在報告結束後,有大學部的學生提問道,在如何鼓勵學生外在學習動機的第二點裡,所提到的「提供條正性的回饋」為何?而劉老師很詳細地回答到,比如說老師在要學生做報告時,會先要求先交報告的大綱以即各項的標題,然後老師這時看過大綱後就可以給學生做好這篇報告的建義,比如修正太大而學生做不來的題目,再交草稿後跟學生說那裡做得不足,讓學生更能在能力範圍內完成報告。
隨後,有研究生提問說內在的動機似乎比外在的動機好,那應該如何去提升學生的內在動機?劉老師回覆道,很多時候我們只能使用外在的動機,要引起內在動機的話只有讓人覺得這個領域很有趣,把原本地計劃與任務導向的學習轉化成學生的興趣。然而真正的興趣與適好是內在學習中的極端,它會讓學習者在自己的領域中不斷地往前跑、想拉都拉不回來。台灣如今的教育制度都使用考試等外在動機,造成台灣人學習成就雖高但(內在)學習動機極低,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只能不斷嘗試引起學習者的興趣,或者瓦解我們的聯考制度。另外,外在動機不見得一定都是不好的,它在短時間內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但對長時間而言是一個阻礙,像是劉老師在考上研究所後就把書給撕掉的故事一般,達到外在的條件後便容易停止了本來的學習。
而後,徐老師向其他老師詢問是否有要回應與發問的時候,顏老師提問在學生能力國際評比計劃中的情境問題,把台灣列在全球屬於對生命的知識理解力數一數二的學生中,然而台灣真正有愛知識的人是很低的,因為台灣人的招生方試是互動單一化的。劉老師解釋情緒與情感的不同,那麼非制式性與制式性環境教育的不同又在那裡?劉老師講說在中山大學有一票人在做這個領域,是使用地方本位的教育做考量。顏老師再提問說,問卷裡的Identities的定義是什麼。劉老師說Jone的研究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本來問卷裡的問題有20幾個上下,都是一些程度的問題,像是贊不贊成同不同意,又贊成與同意的程度又有多少從高到低等等的問的,而後以此將高分到低分成7個,以統計學算出並定義分了五個類群。
劉老師說,除了制式與非制式環境教育目前還有非正規環境教育,在這裡我們很難界定說符合非制式環境教育定義的環境教育,就一定不是制式環境教育。比如當我們說:「有一台紅色的汽車」時我們可以從語言上認知是紅色的汽車,但換做說:「有一台不是黃色的汽車」時我們無法得知車子是紅色的,也許同樣是制式環境教育與非制式環境教育,只是要看所屬情況與個人的不同。顏老師進一步問說中山的翻譯是否會不洽當?劉老師回應,有在做非制式科學教育的人跟Jone很熟,相信這部份他們已經有充份地談過。然而,對台灣傳統的教育來說學習向來不是一種自由的選擇,所以對台灣來說這樣的理解是非常困難的。劉老師更進一步說道,興趣轉變成動機是連續性的階段過程,像是有著釣魚興趣的人會因著時間的推動而轉成每天都想去釣魚的動機。之後,顏老師表示希望明白科學定義的重點與例子,像是自由選擇與非制式環境教育。對此劉老師自愚道,自己每次都會去笑Jone他的理論包山又包海的。例如「規定學生要去環遊山林一整天」這點本身是制式性,然而這裡的制式性的外在動機為去了就好,所以該學生在去了這件以外所做的其他事難道都不算非制式嗎?像是自己去摸摸花草樹等等也都需於內在動機引發的行為。所以劉老師對此做結論說,在動機的分辯裡很多事都需要從各種角度、各人中去看那是那種的動機,但若真要抓準的話這還要再與John討論,因為這真的很錯綜複雜。
研究生Tina認為學習有一項很重要的因素是模仿,因為教學者的特質常常是吸引學習者的要素。劉老師回應,模仿應該算是一種精神上的來源,比如說你對徐老師有所忡僅,心裡想著有一天要跟徐老師一樣,那就會想說要跟徐老師考同樣的研究所,跟他學習等等,而這要看你站在誰的位置去模仿。而後,謝老師說道不是所有的行為(譬如模仿)都是學習,這兩者需要做區別。劉老師認同道,行為並不一定是學習,但是學習是一種行為,而在動機的7種來源裡,每一種都會引發行為,每一種行為也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去成為學習行為。謝老師補充自己的疑惑說,比如說第3點的生物學的來源好了,可能只是很單純的要去吃怎麼會跟學習有關呢?劉老師回答,如果把學習的概念擴大的話,「你要吃」本身是不是會想去調查什麼東西好吃,或至少要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吃,又要怎麼煮來吃等等,而這為了吃而去學習到的事情可說是因著「生物學上的動機來源」。
研究生Tina提出了在社會團體中學習行為的疑惑,他以早上看到的報導為例,有一人的男友不是基督教會裡的教友便被排斥,這樣的團體是不是很封閉為何還會引發學習動機呢?劉老師回應說,在教會團體裡的事情可以尋問系上的基督徒,不過我們確實常常在團體裡被激勵,或者說不跟著做同樣的事就不屬於這個團體等,這是社會行為學中很大的因子。最後因為時間的因素,主持人徐老師補充與結論道,這只能說這是一個人在團體裡卻沒有學習動機的例子。
在本次的咖啡館活動中,系上兩位環境教育的專家劉奇璋老師與顏瓊芬老師彼此之間有很多精彩萬分的討論,而其他的研究生也積極地參與在我們的討論中,只可惜時間不夠末能充分討論到結束,但相信大家的好奇動機一定會在課後與老師們有更加良好的互動。下次的「生態人文學家咖啡館」活動日期在4/14,是由徐崇斌老師講解「保育(Conservation)」這個關鍵字,真誠地邀請大家一定要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