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人文學系】101-2 活動報導 共同演化(Coevolution) 賴麗娟老師 (102.03.26)
生態人文咖啡館——共同演化(Coevolution)
活動報導
賴麗娟老師
主持:鄧元尉老師
時間:2013年3月26日,10–12點
地點:方濟樓316
紀錄:杜珮如
賴麗娟老師介紹由Lewis Carroll於1872年寫的「鏡中奇緣」(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童話中,描寫小女孩愛麗絲走進鏡中的世界,發現其世界的景物和她原本的世界,均呈左右相反,想往前走的結果,卻是不停往後退。在那之後愛麗絲遇見了和她長得很像的紅皇后,她帶著愛麗絲到小山丘上後便開始奔跑,他們愈跑愈快,愈跑愈快……。
直到她們停下來,愛麗絲發現身旁的景物似乎都沒有變動,就好像停留在原地,於是紅皇后告訴她說:「你只有盡你所能得跑,才能維持在原地啊(It takes all the running you can do,to keepin the same place)。如果你想到別的地方去,你可得跑至少比剛剛快兩倍的速度才行。」這個有趣的說法便成為1973年演化生物學家L. Van Valen所提出的紅皇后假說(The Red Queen hypothesis),說明物種需不斷「跑」(演化),以維持在原地,否則會滅絕。
共同演化(coevolution)的重要觀念在於:在一群相互影響的生物中,不斷改變就是為了要維持彼此關係的穩定(Thompson, 2001),而這種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交互作用便構成了如互利共生(Mutualism)、寄生(Parasitism)、擬態(Mimicry)、競爭(Competition)、掠食者與獵物(Predator-prey)和食植者和植物(Herbivore-plant)等複雜奇妙的生態景象,而賴麗娟老師也分別提出了例子與大家作分享。
在最後的分享中,賴麗娟老師也補充:蒐集與證實共同演化的相關證據十分困難,除了考慮演化的長時間因子,也得考慮生態系中多種生物的交互影響,所以本次生態人文咖啡館僅挑選共同演化的經典例子加以介紹。
在問題與討論中,柯志明老師提出:互利共生(Mutualism)在生態學中是否有特定的標準意義?照其Mutualism翻譯就是彼此、雙方的意思,而沒有牽涉利益,那其他不同的交互關係要如何定義呢?而賴老師以互利共生實為中文翻譯上的慣用作為回應,並說明生物彼此交互作用的關係並不都是有利的,如寄生就是對寄主有利但對宿主有害的共生關係。徐崇斌老師補充:物種間的交互關係,也會因作用的不同,而區分為如片利共生(Commensalism)和片害共生(amensalism),所以不同的作用模式會有不同的名詞定義,而不是所有都是互利共生。
之後謝森和老師提出:共同演化的範圍如何規範?如果交互作用真的如此複雜、密不可分,那整個生態系中的生物是不是都是共同演化呢?對此賴老師回答:共同演化的實證例子很少,所有我們現在可看見的共同演化,都是經歷長時間的研究所判定的結果,有些共同演化可能是我們還沒發現,亦或者其根本不是共同演化,因為其中一方可能在演化的過程中就被淘汰了,所以並不是全部的生物都是共同演化。徐崇斌老師補充:共同演化需要有某種程度以上的專一性,如馬吃草便不能說馬和草是共同演化。
鄧元尉老師也提出:紅皇后假說提到速度競賽的概念,所以共同演化的速度快或慢對其會有影響嗎?賴麗娟老師以不管雙方的速度快或慢都會對共同演化造成影響,彼此之間的「速度」太快或太慢都會間接導致生物生存或者是滅亡作為回應。林文勇助教跟著提出:共同演化的生物數量有沒有限制呢?如榕屬植物、榕小蜂和寄生蜂的例子是由三種生物所構成,所以在實質標準中是否有定義?賴老師回應:在生態學中沒有嚴格的規定,因為共同演化牽涉型態和基因的改變,所以數量尚難以量化,但是一般以兩種生物的交互關係為共同演化的大宗。
接著謝森和老師提出:紅皇后假說中的「原地」指的並不是原地,因為維持不變就是不停的改變,那原地又代表什麼意思?而如蟑螂這類生物並不需要透過不停的跑(演化),長久下來也能維持在原地?賴麗娟老師回應:原地代表的可能是生存、繁殖,因為生物需要透過不停的改變自己,才能在變動的環境下生存。而蟑螂看似沒有任何的變動便能維持在原地(生存、繁殖),其實不然,因為蟑螂為了要適應環境也會發展出不同的形態。所以生物為了生存和繁殖,都會做些許的微調,至於要用什麼方式和型態(怎麼跑?怎麼演化?)倒是不固定。
最後柯志明老師提出:演化是物種做改變後,可以適應環境並加以生存的改變方式,之於達爾文演化論中,存在在原地的物種(以下以”我"代稱)因為一直不停的改變,就邏輯來說統一的「我」並不存在,所以我們要怎麼知道那個原地的變化(我)是真的演化(物種變成另一物種)而不是單純的適應(物種本身的改變)?就好比較高大的人會選擇較高的門走,所以人跟門都沒有改變,只是選擇的問題。賴麗娟老師回應:首先生存是一種模糊的動態平衡,那個原地上的我可以被理解為如基因和型態,而我們可以透過化石證據或者是基因的檢定證明物種是否為演化或者是單純的適應環境,區分兩者的差別。
生態人文咖啡館透過科學和人文的不同角度交替討論,使這種特別的「共同演化」讓聽講的人吸收其中不同的看法,收穫滿載而歸。所以千萬別錯過4/09(二)10:00~12:00方濟生態論壇: 培養環境公民的環境教育—理性、感性、與終極關懷的對話,與你相約在方濟樓316室喔!